在开始香港服务器K8s节点故障排查时,通过kubectl命令行工具获取节点状态。执行kubectl get nodes -o wide
查看所有节点Ready状态,特别注意香港服务器节点是否存在NotReady标记。对于物理服务器,需远程登录检查硬件指示灯状态;云服务器则需通过控制台查看CPU/内存使用率。值得注意的是,香港数据中心常采用BGP多线网络,需使用mtr
命令进行跨国网络质量检测,排除因跨境路由导致的通信异常。
二、Pod运行异常深度分析
当节点状态正常但Pod无法运行时,需执行kubectl describe pod [pod-name]
查看事件日志。香港服务器常见问题包括容器镜像拉取失败(特别是访问境外镜像仓库时)、存储卷挂载异常(需检查CSI插件与本地存储的兼容性)以及时区配置差异导致的日志时间错乱。建议使用kubectl logs --previous
查看前次容器日志,结合香港服务器的UTC+8时区设置验证时间戳准确性。
三、网络连通性系统检测
香港服务器K8s节点故障排查中的网络层检测需分三步实施:验证节点间kubelet
与kube-apiserver
的通信(默认端口6443),接着测试Pod之间的CNI网络插件(如Calico或Flannel)覆盖网络,检查Service的iptables/ipvs规则。由于香港机房普遍采用混合云架构,需特别注意跨可用区网络ACL规则是否阻断必要端口,同时验证CNI插件的MTU值是否与底层网络匹配。
四、存储系统故障定位
针对香港服务器常见的分布式存储异常,检查PersistentVolumeClaim绑定状态。当使用本地存储时,需登录节点验证LVM卷组状态或RAID阵列健康度;使用云存储则需检查CSI驱动版本是否适配K8s版本。特别要注意香港数据中心可能采用的SMB/NFS文件共享服务,需通过showmount -e
验证存储挂载点可达性,并使用dd
命令测试实际读写性能是否达标。
五、集群组件日志收集策略
完整的香港服务器K8s节点故障排查必须包含组件日志分析。使用journalctl -u kubelet
查看kubelet运行日志,重点关注证书续期失败(常见于时区设置错误)、cgroup驱动配置不一致等错误。对于控制平面组件,建议启用审计日志并配合ELK栈进行实时分析。香港法律对数据留存有特殊要求,日志采集时需注意GDPR合规性,可采用Fluentd的过滤插件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