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性能参数优化策略
海外云服务器的网络延迟直接影响用户体验,特别是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。需要关注的是BGP线路选择,优质的多线BGP能自动选择最优网络路径,降低跨国传输延迟。建议选择提供Anycast技术的云服务商,通过全球分布式节点实现就近访问。TCP/IP协议栈参数调优也不容忽视,适当调整tcp_keepalive_time和tcp_max_syn_backlog等内核参数,可以显著提升高并发下的连接稳定性。对于视频流媒体等特定业务,还需要优化MTU值设置,通常建议将海外节点的MTU调整为1400-1460之间,避免IP分片导致的性能损耗。
计算资源配置最佳实践
CPU和内存配置需要根据业务特征精细调整。对于计算密集型应用,建议选择高频CPU型号并开启Turbo Boost功能,同时设置正确的CPU调度策略(如performance模式)。内存方面,除容量外更要关注内存带宽,DDR4-3200相比DDR4-2660可带来15%以上的性能提升。存储配置上,海外节点特别需要考虑数据同步效率,建议采用本地SSD+云盘混合架构,将热数据存放在本地NVMe SSD,冷数据存储在持久化云盘。对于数据库等IO敏感型应用,还需要调整磁盘I/O调度器,deadline调度器通常比默认的cfq更适合海外云环境。
安全与合规性参数设置
海外服务器必须符合当地数据保护法规,如GDPR或CCPA。在系统层面,需要严格配置防火墙规则,建议启用geo-ip过滤功能,限制非业务区域的访问请求。加密传输方面,应禁用TLS 1.0/1.1协议,优先使用TLS 1.3,并精心选择加密套件顺序。系统审计参数也需要特别设置,建议将auditd的日志级别调整为2级,记录所有关键系统调用。对于存储敏感数据的服务器,必须开启磁盘加密功能,并定期轮换加密密钥。时区设置必须与业务所在地一致,避免日志时间戳混乱导致合规审查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