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系统基础安全配置检查
在完成VPS服务器购买后的首要任务,是进行系统基础安全审计。通过uname -a
命令确认内核版本,使用lsb_release -a
查看发行版信息,这些基础信息将决定后续加固策略的制定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新安装的Linux系统往往存在默认账户和弱密码风险,应立即修改root密码并创建具有sudo权限的普通用户。您是否知道,超过60%的服务器入侵事件源于未及时更新的系统漏洞?因此执行yum update
或apt-get upgrade
进行全量更新是必不可少的安全基线。
二、SSH服务深度安全加固
作为VPS服务器最常用的远程管理通道,SSH服务的安全配置直接影响整体防护水平。编辑/etc/ssh/sshd_config
文件时,必须禁用root直接登录(PermitRootLogin no),将默认22端口改为高位端口(建议50000以上),并启用密钥认证替代密码登录。对于生产环境,还应该配置fail2ban来防御暴力破解,设置MaxAuthTries限制尝试次数。值得注意的是,采用Ed25519算法生成的SSH密钥比传统RSA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现,这已成为专业运维人员的标准实践。
三、防火墙与网络访问控制
在Linux系统加固过程中,iptables或firewalld的正确配置能有效缩小攻击面。建议采用白名单机制,仅开放必要的服务端口,对SSH、HTTP等关键服务实施IP限制。通过netstat -tulnp
检查监听端口,关闭非必需服务(如telnet、rpcbind)。对于云环境VPS,还需注意控制台安全组的配置是否与系统防火墙形成双重防护。您是否考虑过,为什么即使服务不对外暴露,也要启用本地回环限制?这是因为许多提权攻击都源于服务间的横向渗透。
四、用户权限与文件系统加固
合理的权限分配是Linux系统安全的重要支柱。使用chmod
和chown
严格控制关键目录权限,如将/etc/passwd、/etc/shadow设置为600权限。通过visudo
精细配置sudo权限,避免普通用户获得不必要的特权。对于Web服务器,特别要注意上传目录不可执行、日志目录不可写的原则。实施文件系统加固时,别忘了配置/tmp
目录的noexec,nosuid挂载选项,这能有效防御通过临时文件进行的攻击。
五、入侵检测与日志监控
完善的监控体系能及时发现VPS服务器的异常活动。部署aide或tripwire等HIDS(主机入侵检测系统)建立文件完整性校验基线,配置logrotate
确保日志不会无限膨胀。重点监控/var/log/auth.log的登录尝试、/var/log/syslog的系统事件。对于高安全要求场景,建议启用auditd审计服务,记录所有敏感文件访问和特权操作。您是否意识到,超过80%的入侵行为都会清理日志痕迹?因此将关键日志实时同步到远程syslog服务器是必要的灾备措施。
六、内核参数优化与SELinux配置
通过/etc/sysctl.conf
调整内核安全参数能显著提升系统防护能力。启用SYN Cookie防御DDoS攻击,限制ICMP请求速率防止扫描探测,关闭IP转发除非必要。对于CentOS/RHEL系统,正确配置SELinux的工作模式(建议enforcing)并制定精细的访问控制策略,虽然会增加管理成本,但能提供MAC(强制访问控制)级别的安全保障。记住,所有加固措施都应在测试环境验证后再应用于生产服务器,避免因配置错误导致服务中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