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>帮助中心>>中国香港服务器数据合规

中国香港服务器数据合规

2025/9/25 8次

中国香港服务器数据合规:2025年企业出海必知的“安全红线”与实操指南


香港数据合规的“四梁八柱”:法律框架与核心原则


在全球化业务布局中,中国香港凭借“一国两制”的独特优势,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的“数据中转站”。但这一角色的背后,是一套严格且不断升级的数据合规体系。中国香港服务器数据合规的核心法律依据,是2025年仍在持续完善的《个人资料(隐私)条例》(PDPO),以及配套的《网络安全(个人资料保护)规例》《数据流动(跨境)规例》等附属法规。监管机构为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(PIPRA),其权力覆盖服务器运营、数据处理、跨境传输等全链条,任何涉及香港服务器数据的企业,都需在其监管下合规运营。



PDPO的核心原则可概括为“七项义务”:数据收集需获得当事人明确同意(特殊情况除外)、数据目的需具体且唯
一、数据质量需真实准确、数据安全需符合“行业最佳实践”、数据主体有权查询和更正个人数据、数据跨境传输需满足法定条件、数据保留期限需合理且不超预期。这些原则看似基础,却在2025年的新监管要求下被赋予了更严格的执行标准——,服务器数据的“安全保障”已从“技术措施”升级为“动态风险评估+第三方审计”的双重要求,企业需定期(至少每半年)对服务器数据系统进行渗透测试,并提交合规报告给PIPRA。



2025年新动向:从“数据北上”到本地监管升级


2025年第一季度,中国香港与内地的“数据跨境流动”机制迎来重大调整,这对依赖香港服务器的企业而言是关键信号。2024年12月,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(PIPRA)与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《关于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安排》,明确“香港服务器数据可通过‘白名单机制’向内地传输”,但需满足三个条件:服务器在香港实际运营且数据处理活动受香港法律约束;数据属于非敏感类(如普通用户行为数据、非金融类业务数据);企业需向两地监管机构备案并接受抽查。这一机制在2025年1月正式落地,截至3月已有超200家企业通过白名单完成数据跨境传输,其中香港服务器占比达63%,成为跨境数据流动的“主力军”。



与此同时,香港本地对服务器数据的“本地化存储”要求进一步收紧。2025年2月,PIPRA发布《服务器数据本地化指引》,明确“2025年7月1日起,涉及香港用户个人数据的服务器,若数据量超过10万条/企业,需在香港本地存储,且禁止通过境外服务器处理此类数据”。这一要求直指此前部分企业将香港服务器作为“跳板”,实际数据存储在境外的“擦边球”行为。指引特别强调,“服务器物理位置”需与“数据实际存储位置”一致,企业需提供服务器IP地址、存储介质类型(如SSD/HDD)、访问日志等证明材料,由PIPRA通过技术手段核验,否则将面临最高500万港元罚款。



企业实操避坑指南:从服务器选型到全流程合规


选择香港服务器时,企业需先明确数据类型与合规边界。2025年的合规案例显示,“一刀切”的服务器选型已行不通——若企业存储的是普通用户数据(如电商平台的收货地址、手机号),且用户位于香港或使用香港服务器,可选择香港本地云服务商(如香港电讯、和记环球电讯)的服务器,其合规性已通过PIPRA认证;若涉及金融、医疗等敏感数据,或用户分布在境外(如东南亚),则需选择支持“数据加密+本地审计”的服务器,且服务器供应商需提供“香港实体运营证明”(如本地办公地址、本地技术支持团队),避免与境外服务器商合作。



数据跨境传输的“全流程合规”是企业最易踩坑的环节。2025年3月,PIPRA通报了两起典型案例:某跨境支付公司因将香港服务器中的用户支付数据直接传输至境外,未通过白名单机制备案,被罚款1200万港元;某社交平台因服务器数据未加密,导致用户信息被黑客窃取,虽未涉及跨境,但因违反“数据安全保障”原则,被责令整改并暂停新用户注册3个月。这提醒企业,服务器数据从存储、处理到传输的全链条,均需建立“合规台账”——记录数据来源、用途、接收方、传输方式(加密协议类型)、安全措施等,且台账需至少保存3年,以备PIPRA抽查。



问题1:香港服务器数据与内地服务器数据合规的核心差异是什么?

答:核心差异体现在“监管逻辑”与“合规重点”。内地以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为框架,强调“数据主权”,敏感数据(如金融、医疗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)需本地存储,且数据出境需通过安全评估;香港则以“市场导向+风险为本”,除敏感数据外,普通数据可跨境流动,但需满足PDPO的“目的限制”“安全保障”等原则。2025年新机制下,香港服务器数据向内地传输的“白名单”模式,允许企业通过备案实现合规,而内地服务器数据向香港传输则需符合香港的“数据接收方合规能力”要求,接收方需具备香港法律认可的数据处理资质。



问题2:2025年香港服务器数据本地化存储的具体要求有哪些?企业如何自查?

答:2025年7月1日起,涉及香港用户个人数据且数据量超10万条/企业的服务器,需满足:①物理存储位置在香港境内(可通过IP地址定位、服务器供应商证明核验);②数据处理活动全程受香港法律约束(如服务器运营、数据访问均在香港完成);③定期(每季度)向PIPRA提交数据存储报告。企业自查可分三步:①统计香港用户数据量(含历史数据);②核查服务器IP地址与存储介质位置;③委托第三方机构(如香港本地认证的合规公司)进行数据本地化审计,出具合规报告。若数据量未超10万条,可暂不强制本地化,但需确保数据安全措施符合“行业最佳实践”。